数字浪潮席卷全球,智慧城市已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香港大学紧跟时代脉搏,在2025年隆重推出数字城市管理硕士项目(Master of Digital Urban Management),旨在培养既懂前沿技术又精通城市政策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这一由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系与城市系统研究所联合打造的项目,正成为理工科转公共政策或社科转技术赛道的最佳跳板。

项目定位:跨界融合的学科设计
港大数字城市管理硕士项目站在城市规划与人工智能的交叉点上,开创了技术与管理并重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这一项目由港大建筑学院主办,该学院在QS建筑与建成环境领域排名全球第13位,拥有坚实的学科背书。
项目聚焦“数字技术×城市治理”,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人工智能、物联网、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并将其转化为可落地的城市治理方案。
课程采用跨学科协作模式,鼓励团队合作,模拟真实工作环境,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积累宝贵的实操经验。
课程结构:三维融合的培养体系
数字城市管理硕士的课程结构精心设计,涵盖了核心必修课、选修方向和实践环节三大板块,共69学分。
六门核心课程包括城市系统管理、城市经济学、市政金融、城市可持续性与ESG、数字技术与智慧城市以及数字时代的城市治理与政策制定。
这些课程奠定了学生在城市管理、经济学和数字技术方面的坚实基础。
选修课程提供两个方向:城市政策与管理和城市技术与分析。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背景和兴趣选择公共政策、法规伦理或GIS、大数据分析、Python等技术课程。
Capstone项目是课程的亮点之一,学生可与政府或企业合作,解决交通、能源、环境等真实城市问题。
这种实践导向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职场挑战。
申请要求:宽松灵活的录取政策
申请者需持有认可院校的学士学位,专业背景不限。
无论是建筑、规划、计算机、商科、土木还是统计专业的学生都可以申请。
语言要求相对友好,只需雅思6.0(单项不低于5.5)或托福80。
与其他硕士项目相比,这一门槛较为合理。
该项目无需提交作品集,也不强制要求工作经验。
不过,有数据分析、编程或城市项目经历的申请者将获得优先考虑。
对于跨专业申请者,这一政策无疑降低了入门门槛。
就业前景:多元广阔的职业选择
数字城市管理硕士的毕业生拥有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他们可成为智慧城市顾问,加入华为、腾讯、阿里等科技巨头。
也可进入政府数字化治理部门,如香港“智慧香港”专项组,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
此外,城市大数据分析师、GIS专家、ESG与可持续咨询顾问以及国际组织和NGO的城市技术项目官员等都是毕业生的热门选择。
随着全球智慧城市建设加速,掌握数字技术与城市管理双重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将持续走俏。
申请时机:关键时间节点把握
对于计划申请2026年秋季入学的学生,预计申请系统将在2025年10月上旬开放。
首轮申请截止日期为2025年12月15日,此轮申请者将获得奖学金优先考虑。
第二轮申请将于2026年2月28日截止,面试则安排在2026年3月至4月进行。
之后,学校将从5月起进行滚动录取。
有意申请者应提前准备相关材料,争取在首轮提交申请,以提高录取成功率。
全球智慧城市建设浪潮正在涌动,香港作为国际大都市,其政府的数字化治理部门,如“智慧香港”专项组,正急需具备技术背景的政策制定者。
与此同时,华为、腾讯、阿里等科技巨头也在不断扩张智慧城市业务版图,渴求懂技术的政策人才和懂政策的技术达人。
港大数字城市管理硕士的毕业生恰好站在这一供需交汇点。
专业机构助力申请
从课程设置到就业前景,MDUM的每一处设计都精准踩中市场需求。对于渴望在智慧城市领域抢占先机的学生而言,这门“低门槛、高回报”的港大新专业,无疑是通往高薪赛道的快车道。若想抓住最后的申请机会,借助专业力量提升成功率,通过天津立思辰留学启动申请流程,将为你的港大深造之路增添有力保障。








高考之后求学中国香港
香港各大学QS世界排名
香港各大学优势专业
高考后申请去香港







香港中文大学
香港科技大学
香港理工大学
香港城市大学
香港浸会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