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人才、兴科创、优升学!香港2025施政报告的 “三大核心发力点”

  香港政府2025年《施政报告》正式发布,在教育升学、科技创新、人才吸引三大领域推出多项突破性政策,进一步强化香港作为国际专上教育枢纽与全球人才高地的核心地位,“抢人才、促发展”的战略布局持续升级。

  升学领域:扩容提质,打造国际升学优选地

  为深化“升学香港”品牌影响力,施政报告在升学资源供给、配套保障与推广服务上打出“组合拳”,让香港高等教育吸引力再上新台阶。

  非本地生限额大幅提升,生源结构更趋多元

  从2026/27学年起,香港八大资助院校的非本地自费生上限将实现跨越式提升,由现行的40%增至50%,这意味着各高校可招收更多来自内地及全球各地的优质本科生源。在研究生教育层面,超额自资学额上限也从100%提高至120%,为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更灵活的空间。值得关注的是,港府明确承诺维持本地生每年1.5万个资助学额不变,在扩大开放的同时切实保障本地学子的教育权益。

  与此同时,非本地生的升学选择进一步拓宽——施政报告明确放宽限制,允许非本地生报读兼读制本科及硕士课程,鼓励学子通过持续进修实现能力提升。这一调整打破了此前的制度壁垒,让香港高校的教育资源更高效地服务于全球学子,对内地及海外优质生源的吸引力显著增强。

  宿位供给加码,居住环境持续优化

  长期以来,学生宿舍供应紧张是制约香港升学体验的关键问题。对此,施政报告给出针对性解决方案:通过宿舍发展基金专项资助高校增建宿位,预计可新增超过14300个住宿名额,有效缓解供需矛盾。

  已落地的“城中学舍计划”进一步升级,不仅允许将商业大厦、酒店等既有建筑改造为学生宿舍,更免去繁琐的改划手续,加速住宿资源盘活。此外,港府还将预留全新商业及其他类型土地用于新建宿舍,从规划源头扩大供给,为来港升学的学子打造更舒适、便捷的居住环境。

  专班联动发力,升学与发展通道全面打通

  为系统性提升香港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教育局将牵头成立“升学香港专班”,联合教资会、创科局、人才办等多部门形成工作合力,统筹推进升学品牌推广、资源整合与服务优化。其中,与内地探讨学历互认成为重点工作方向,旨在打通职专毕业生跨境求职与升学的双向通道,让“升学香港”的价值延伸至职业发展全链条。

  在资源投入上,教资会已划拨4000万港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八大院校开展国际及内地宣传、师生招揽工作,并计划举办更多暑期游学活动。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香港高等教育的国际知名度与影响力将持续扩大。

  科创领域:聚焦AI,筑牢产业发展新引擎

  施政报告将人工智能(AI)列为重点发展方向,提出“AI产业化、产业AI化”的核心目标,通过政策扶持与资源倾斜,推动AI技术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

  科研平台落地,资金保障加码

  港府已预留10亿港元资金,计划于2026年正式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究院”,聚焦AI核心技术攻关与前沿理论研究,打造集科研、转化、交流于一体的高端平台。同时,配套推出“强化AI资金优势”“强化AI数据优势”两大支撑举措,通过优化资金配置、打通数据共享通道,为AI产业发展提供沃土。

  政企协同发力,拓展AI多元应用

  在应用场景拓展上,施政报告明确推动AI与制造业、金融业、医疗健康等重点行业深度融合,以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针对政府效能提升,特首将牵头成立“AI效能提升组”,推动AI技术在政务服务、城市治理、公共安全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实现“用技术提效率、以智能惠民生”。

  移民领域:门槛放宽,升级全球人才“引力场”

  继此前多项人才政策落地见效后,施政报告在移民领域持续加码,通过优化投资门槛、完善培养体系,进一步增强香港对全球人才的吸引力。

  投资移民门槛下调,激活资本活力

  针对“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施政报告作出重要调整:将住宅物业成交价门槛由5000万港元下调至3000万港元。此前,该计划曾要求申请人至少投资3000万港元且仅限金融资产,后放宽至可投资房产但需5000万港元门槛,此次调整进一步降低了资本入境的准入成本,同时保留对金融资产的投资要求,既激活了住宅市场活力,也为香港金融市场注入稳定资金。

  人才计划成效显著,青年培养再加码

  截至2025年8月底,香港各类输入人才计划已收到超52万宗申请,其中35万宗成功获批,逾23万人才已来港工作发展,人才净流入态势强劲。在此基础上,施政报告推出“青年人才培养计划”,为年轻人才搭建国际化发展平台——包括组织赴国际组织实习、参与高端国际会议,以及针对特定专业开展内地专项实习等,助力青年拓宽视野、积累经验。

  政策红利下的香港发展新机遇

  此次施政报告的多项举措,实则是香港基于“十四五”规划定位、顺应全球人才流动趋势的战略布局。在升学领域,非本地生限额提升与宿位扩容形成“组合效应”,预计未来三年香港高校的内地及海外生源占比将稳步提升,带动教育服务贸易增长的同时,也为香港积累更多跨文化人才资源。

  AI领域的布局则与香港“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建设高度契合,人工智能研究院的成立有望吸引全球顶尖AI人才集聚,推动技术成果向产业转化,形成“科研-产业-应用”的良性循环。而人才政策的持续优化,不仅将缓解香港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短缺,更能通过人才流动带动资本、技术、信息等要素集聚,为金融、创科、专业服务等支柱产业注入新动能。

  对于内地学子而言,升学香港的门槛降低、选择增多,且毕业后可依托香港的人才政策实现职业发展,形成“升学-就业-定居”的顺畅路径;对于全球投资者,3000万港元的房产投资门槛让香港的“资产配置+身份规划”组合更具吸引力。未来,随着各项政策的落地实施,香港有望在全球竞争中进一步巩固优势,成为兼具教育魅力、创新活力与人才吸引力的国际枢纽城市。

免责声明
1、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百度等常用搜索引擎,我方非相关内容的原创作者,也不对相关内容享有任何权利 ;部分文章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我方重申:所有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知识产权归该权利人所有,但因技术能力有限无法查得知识产权来源而无法直接与版权人联系授权事宜,若转载内容可能存在引用不当或版权争议因素,请相关权利方及时通知我们,以便我方迅速删除相关图文内容,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因文章中文字和图片之间亦无必然联系,仅供读者参考 。未尽事宜请搜索"立思辰留学"关注微信公众号,留言即可。
[抢人才、兴科创、优升学!香港2025施政报告的 “三大核心发力点”] 文章生成时间为:2025-09-24 18:50:24

立思辰留学专家答疑 - 让专家主动与你联系!

为了节省您的查找时间,请将您要找的信息填写在表格里,留下您的联系方式并提交,我们的顾问会主动与您联系。

意向地区:
您的姓名:
联系电话:
验证码:
联系QQ:
咨询问题:

微信小程序

  • 求学资讯

    求学资讯

  • 大学排名

    大学排名

  • 求学费用

    求学费用

  • GPA查询

    GPA查询

  • 汇率对比

    汇率对比

  • 地图选校

    地图选校

更多

推荐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