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有六所比较好的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其中中文大学和香港大学建校较早。申请香港的大学与申请美国大学的程序大致差不多,但也有不同之处。
1.本科成绩单:中英文的各一份,并须经过学校公证。
2.英文水平证明:一般应具有托福成绩。与美国不同的是,香港的大学并不要求一定要ETS寄送成绩,而是只要原件的复印件即可。有些大学如甚至不一定要托福成绩,大陆的四、六级证书也可接受。不过一个好的托福成绩显然更有竞争力。
3.GRE成绩:随着竞争的激烈,香港的大学现在又要求GRE成绩,与托福一样,只需复印件即可。这两项可以为我们节省25美元。
4.申请表格:一般来说,只要发一个电子邮件给招生办公室或者系里,对方便会寄来有关表格。不过与美国不同的是,香港的大学会要求你说明自己的研究意向,当然只要一个很宽泛的范围即可,无须非常具体。材料一般是免费的,如果觉得麻烦,甚至可以从网上下载。
5.研究计划:这是与美国大学不同的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这与美国的大学要求的 PERSONAL STATEMENT完全不同,研究计划(RESEARCH PROPOSAL)是纯学术的,无须加入诸如个人经历、感情这些东西。它要求申请者要有一个明确的研究方案并对此有较好的掌握。这个计划必须是非常具体的,不能太宽泛。研究计划一般包括以下几点:(1)研究对象(TOPIC),即你想要解决的问题 (2)研究此问题的意义(3)前人的研究状况即遗留的问题 (4)你的研究方法(METHODOLOGY)(5)参考文献(BIBLIOGRAPHY):这一点很重要,但往往会被忽视。
一般来说,系里会建议你先与某位教授联系,确定研究的题目、方法等,取得教授的同意后,在递交正式的计划。当然,如果你能引起教授的注意,请他为你提意见甚至给你修改,那么成功的几率就很大了。
6.推荐信:香港大学一般只要两封推荐信,但必须是学术领域中的人,其他人则不被接受。推荐信是一、两份表格,而不是洋洋洒洒的一大篇。其内容是对你学术才能的评价。此外还要求对你的研究计划做出评价和建议,这一点也不应忽视。
7.此外就剩下申请费(APPLICATTON FEE)了。香港的大学申请费比美国低得多,一般一两百港币,一般人均能承受。
下面几种情况会提高成功几率:
本科“出身”好:211/985学校相对于普通高校。
本科成绩好:GPA高/系内排名靠前相对于较低的成绩/较靠后的排名。
有研究经验(适用于研究型):之前做过研究相对于没有。
推荐人威信高:领域内知名教授的推荐相对于普通讲师的推荐。
推荐人关系:目标教授和推荐教授关系密切相对于互不相识(甚至没听说过)。
有质量的研究计划(适用于研究型):一份有高质量的研究计划相对于随便写的一些文字。
面试表现出色:条理清晰且有礼貌的回答相对于不知所云。
下面几种情况会增加申请难度
目标学校标准高:港大、中大相对于城大、理大。
目标专业在港热门:金融管理专业相对于农林专业。
研究型研究生:研究型研究生相对于授课式研究生。
跟风转专业申请(在转入专业有所建树者例外):申请不同专业相对于擅长的本科专业。
申请主要由这些方面决定,但能否录取毕竟是综合考虑且由学校、学系和教授几方面决定,在申请的时候,任何人都无法预知最后的结果,请申请者结合上述的条件来给自己“定位”,以估算有多大的把握。
下面提供一份数据,仅供申请人参考
申请研究型研究生的总成绩在:211/985学校85/100以上,普通高校系内排名很靠前,把握较大。
申请授课式研究生的总成绩在:211/985学校80/100以上,普通高校系内排名比较靠前,把握较大。
申请港中科的授课式研究生(非热门或特色专业),内地二本或以上学校学生有成功的先例。
申请其他学校的授课式研究生(非热门或特色专业),内地三本或以上学校学生亦有成功的先例。
申请港中科研究型研究生(非热门或特色专业),内地一本或以上学校学生可以尝试,而且希望较大。
申请其他学校研究型研究生(非热门或特色专业),内地二本或以上学校学生可以尝试,而且希望较大。
这些数据并非说明这是申请成功的必要条件,低于此标准仍然可以申请,也有成功的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