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育学院的历史可追溯至1853年于圣保罗书院开办的首个正规在职教师培训课程。香港教育学院于一九香港教育学院九四年成立,奠基于五所前师范教育院校的六十五年承传,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的八大高等院校中唯一专注师资培训及专业发展的院校。
随着政府及社会大众对师资教育的关注及需求不断增加,罗富国师范学院(1939年)、葛量洪师范学院(1951年)、柏立基师范学院(1960年)、香港工商师范学院(1974年)和语文教育学院(1982年)等相继成立,提供正规的师资教育。
1994年4月25日,当局依照教育统筹委员会第五号报告书的建议,将四所师训机构和语文教育学院合并成为香港教育学院,旨在提升师资教育和有关的专业培训课程。 1994年至1997年,香港教育学院在位于香港岛铜锣湾新宁大厦的总办事处及10间分校运作,主要提供教育文凭课程及在职教师培训课程。1997年,香港教育学院整体由铜锣湾迁进位于大埔的新校园校内的尖端设施包括蒙民伟图书馆、树华电子智源中心、沈艾达语文研习中心、裘槎科学实验室、香港教育学院张海源室内运动场、彭袭明中国文化及艺术研究室。1998年,教院开设首项学士学位课程。2001年,白石角运动中心启用。
2004年,教院取得自行评审其学位及以上程度师资训练课程资格。
2007年,教院向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提交正名大学之申请及相关发展蓝图。
2009年6月,香港特区政府宣布于2009-2012三年期,向教院增拨120个学士学位学额和30个研究课程学额,和每年额外拨款港币2,200万元。
2010年1月,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接纳教院开办研究生课程的计划,并同意其扩展学术领域,就人文(以语文为主)、社会科学和创意艺术及文化三个学科范畴,增办本科课程。
教院于2010年9月开办两项非教育类课程,包括语文研究荣誉文学士和全球及环境研究荣誉社会科学学士课程。两项课程均获香港学术及职业资历评审局外部评审小组的支持。创意艺术与文化荣誉文学士课程则将于2011/2012学年开办。
此外,教院于2010年首办哲学硕士和哲学博士研究生课程,并设立研究生院和建立全面的研究培训架构,以配合相关发展。
4月29日刚公布的Quacquarelli Symonds (QS) 世界大学排名中,香港教育学院在教育领域中的排名由去年的第51-100位,大幅跃升至全球第15位,在亚洲更排名第3位。而在语言学方面的排名,虽然香港教育学院于相关领域发展时间相对较短,但排名却是全球首101-150位。QS在刚发表的新闻公告中特别提到,环顾全球多所大学,香港教育学院在教育领域的“表现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