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男子香港中文大学学历造假被判入狱三个月,香港严打学历造假
近日,香港沙田法院一则判决引发广泛关注。30岁的内地男子鲍某扬,因在申报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硕士课程时学历造假,于3月11日被判处入狱三个月。
鲍某扬的造假行径始于2022年12月19日,直至2024年9月2日案发。在此期间,他向香港中文大学职员谎称自己拥有美国纽约大学颁发的理学学士学位,借此不诚实地获取该校工商管理硕士课程的教育及教导服务。更有甚者,在申报过程中,他还在中介的安排下,找人冒充自己进行线上面试,并提交伪造的成绩单,妄图蒙混过关。
香港中文大学在2023年2月误录了鲍某扬,并收取学费。同年8月,鲍某扬开始就读课程,参与课堂、辅导小组以及考试等学习活动。然而,由于成绩不佳,2024年4月学校展开内部调查,最终确认其并非纽约大学毕业生。香港中文大学于2024年8月29日果断报警,并在9月3日撤销鲍某扬的入学资格。9月16日,鲍某扬经落马洲口岸离港时,被入境处人员截停,随后被警方逮捕。
在法庭上,鲍某扬承认,他在2014 - 2018年期间,仅在加拿大卡纳多尔学院修读航空课程,根本未获得美国纽约大学的学士学位,整个向香港中文大学的申请均由中介操办。辩方虽求情称被告因愚蠢犯错且已后悔,希望法庭判其社会服务令,但法官认为判处社会服务令并不实际,最终以四个月半监禁为量刑起点,考虑认罪扣减后,判处鲍某扬三个月监禁。
事实上,鲍某扬并非个例。早前,多间香港高校均发现有人用“假学历”申报入学的情况。香港特区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明确表态将严打学历造假案件。香港保安局署理局长卓孝业透露,2022年1月至2024年12月,已有25人因涉及以虚假学历报读香港大专院校被拘捕,被定罪人士中最高被判有期徒刑一年五个月 。
香港各专上院校也纷纷发声,提醒有意来港就读的人士,切勿盲目相信中介所谓“保录取”的说法,因为在香港,虚报资料属于严重刑事罪行。这些学历造假事件不仅破坏了教育公平,损害了学校声誉,更浪费了宝贵的教育资源。对于学生个人而言,一旦造假行为被发现,不仅学业中断,还将面临法律的严惩,付出沉重代价。这一系列事件也为准备留学的学生和家长敲响了警钟,唯有凭借真实的能力和努力,才能在学术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