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内地与香港合办高校中的新起之秀,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自2022年建校以来,凭借全球化师资、“产学研融合”的培养特色以及与港科大本部共享的国际排名,迅速成为学子申请的热门之选。目前,该校2026fall硕士申请已全面启动,不仅有6个新增授课型硕士专业亮相,首批理学硕士毕业生的就业数据也新鲜公布,更有优申通道带来多重申请福利。
图片来源:网络
首批理学硕士就业成绩单:100%高质量去向,科技领域成“香饽饽”
2025年8月,港科大(广州)发布了首批理学硕士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数据直观展现了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成效——以首个正式招生的授课型硕士项目“大数据智能理学硕士(MScDCAI)”为例,46名毕业生实现100%高质量去向,在科技领域的就业竞争力尤为突出。
这份“亮眼成绩单”的背后,离不开项目的创新培养设计:项目采用“学术导师+业界导师”双导师制,还为学生安排了一年期企业实习,学生能深度参与京东、小米等企业的真实业务,比如大模型训练、物流数据分析等实操项目,且实习表现与全职录用直接挂钩,让学生从校园到职场实现“无缝过渡”。
从具体去向来看:
就业方面:37名毕业生直接踏入职场,全部入职华为、腾讯、阿里巴巴、京东、小米等科技行业头部企业,岗位集中在AI算法工程师、数据科学家等核心技术岗。不少学生凭借项目经历斩获心仪offer——毕业生邢同学依托华为合作项目课程与京东实习经历,成功拿到华为AI工程师offer;欧阳同学在小米实习时因“上手速度远超同批同事”被提前录用。部分学生首年平均年薪超30万元,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升学方面:9名学生选择继续深造,均进入香港科技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顶尖高校,研究方向聚焦大模型技术、数据科学等前沿领域。
2026fall硕士申请:6个新增专业开放,覆盖多领域
2026fall申请通道已于7月21日正式开启,港科大(广州)在原有硕士项目的基础上,新增了6个授课型硕士专业,专业覆盖科技、金融、艺术、管理等多个领域,均采用2年全日制授课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选择。
新增专业及核心特色
计算艺术(艺术硕士):主打计算机技术与艺术创作的跨界融合,目标是培养数字媒体、交互设计等领域的创新型人才。
大数据智能(理学硕士):在原有大数据智能项目基础上升级,更注重AI技术与行业实际场景的结合,适合对数据科学、人工智能有浓厚兴趣的学生。
智能制造(理学硕士):聚焦智能制造技术及产业应用,课程融入工业4.0、物联网等前沿内容,旨在培养行业急需的技术管理人才。
碳中和与绿色金融(理学硕士):紧跟全球可持续发展趋势,融合碳中和技术与金融分析知识,毕业生可对接新能源企业、投行ESG部门等岗位。
科技与政策(理学硕士):衔接科技发展与公共政策两大领域,培养既懂技术又通政策的复合型人才,适合意向进入政府部门、科技企业战略岗的学生。
创新创业工商管理(MBA+):侧重科技创业与商业落地,依托大湾区丰富的产业资源,为创业者提供理论与实践双重支持。
申请要求与优申通道:早申请享提前录取与奖学金
基本申请要求
学历要求:需获得受认可的学士学位。
英语要求:雅思成绩需达到6.5分(单项不低于5.5分),或托福成绩达到80分。
申请截止时间:国际生为2026年6月15日,内地生为2026年7月15日。
优申通道(PriorityRound)专属福利
今年,该校的“碳中和与绿色金融”“科技与政策”两个理学硕士项目开启了优申通道,为符合条件的学生提供提前录取机会。若在2025年9月30日前递交申请,可享受以下福利:
申请材料将被学校优先审核,面试通过后可提前获得录取通知;
有机会获得专项奖学金,享受第一学年学费25%或50%的减免。
额外优势:就业与身份规划双便利
作为香港高校在大湾区的校园,港科大(广州)的毕业生还能享受一项“隐藏福利”——可直接申请IANG签证赴港工作,在港居住满七年后,可申请成为香港永久居民。这一政策为毕业生的职业发展路径拓展与长期身份规划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图片来源:网络
从强劲的培养实力到多元的专业选择,从优厚的奖学金政策到亮眼的就业前景,港科大(广州)无疑是2026fall硕士申请中的热门选项。有意向的同学可尽早准备申请材料,尤其是符合优申通道条件的学生,不妨抓住提前递交申请的机会,抢占录取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