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香港大学教育学院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全球最佳大学教育及教育研究学科排名中蝉联榜首。在这个科技重塑教育的时代,港大教育学院凭借其跨学科的研究实力、国际化的视野以及对教育科技的敏锐把握,不仅连续两次蝉联榜首,更成为推动全球教育变革的重要力量。
辉煌成就:从本地标杆到全球领先
港大教育学院的历史可追溯至1917年文学院开办的教师培训课程,而后于1984年正式成立为独立学院。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如今已成为拥有近百位教授及教学人员的知名教育机构。
这些教师来自本地、澳洲、加拿大、中国内地、印度、意大利、新西兰、南非、英国及美国等地,在学术及专业方面地位显赫。
学院旗下设有七个学部,涵盖中国语言及文学部、信息及科技教育部、学习、发展及多元教育部、政策、行政及社会科学教育部、数理教育部以及言语及听觉科学部。
教师教育及学习领导学部罗陆慧英教授、教育政策与社会学部陈嘉琪教授等一批学者在香港教育政策的制定方面贡献良多。
卓越秘诀:国际化与跨学科的融合
学院采取比较灵活的单一管理制,学院下不分学系,而设立学部。这种设置在行政方面更具有弹性,便于各学部之间进行跨学科的合作教学和研究。
这种跨学科的特性在学院的课程设置上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学院开办的教育课程涵盖多个教育范畴,服务对象包括职前及在职教师,学校行政人员及研究生。
学院的言语及听觉科学学士及硕士课程更是其特色专业。
研究前沿:数字时代的教育创新
面对全球教育数字化的大趋势,港大教育学院走在了前沿。
学院在课程中引入教育科技的内容,培养未来的教育工作者掌握应用新技术的能力。
2022年,由陈钟荣博士、罗陆慧英教授和陈嘉琪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发布了“数码素养360”研究结果。
该研究涉及51间学校、逾8000名学生、3000名家长、800名教师和200名学校领导,全面揭示了新常态下学生学习的现状与挑战。
佟秀丽教授及其团队则关注数码共融,探讨了一般发展和有特殊教育需要的香港小学生在网上学习时面对的挑战。
该研究为建设具包容性电子学习环境,改善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网上学习成效提供了实用建议。
内地合作: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
港大教育学院与内地多所高校保持着密切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今年4月29日至5月4日,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师生代表团赴香港开展为期一周的学术交流活动,访问了香港大学教育学院信息技术教育中心。
两校学者围绕“伦理、公平与教育:对生成性人工智能的批判性反思”主题展开热烈讨论。
类似地,今年6月,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与香港大学教育学院联合举办了“北大-港大田家炳青年学人-学习科学研究生交流活动”,双方院校二十余位师生代表参与了此次活动。
这类深入的学术对话,不仅为双方师生提供了交流平台,更巩固了两校在国际教育研究前沿的领先地位。
走在港大校园,你可能会遇见来自世界各地的教育学者,或是参与跨境研究项目的学生。
全球顶尖的教育研究在这里生根发芽,再通过数千名毕业生,影响着世界各地的教育实践。
国际化视野与本地化实践的深度结合,让这所学院不仅在排名上夺得桂冠,更在全球教育变革中扮演着领航者的角色。
专业申请助力:通过天津立思辰留学开启港大教育之旅
如此顶尖的教育资源,自然成为众多学子的理想目标。若你渴望踏入港大教育学院的殿堂,借助专业留学机构的助力能让申请之路更顺畅。天津立思辰留学拥有丰富的港澳院校申请经验,熟悉港大教育学院各专业的招生偏好、申请流程及材料要求,能为你提供个性化的申请规划——从文书打磨突出个人优势,到及时跟进申请进度、应对面试环节,全程专业指导,帮助你更高效地向港大教育学院递交优质申请,为实现教育领域的深造梦想搭建坚实桥梁